• 官方微信
  • 手机版

合肥高新区:工业发展主引擎 创新发展新高地

科技部  |  2015年01月27日
2014年,合肥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抓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机遇,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创新体系日益健全,创新能力显着提升,经济高速增长,开启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2014年,合肥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抓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机遇,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创新体系日益健全,创新能力显着提升,经济高速增长,开启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一、稳中有快,各项指标保持健康稳定运行

  目前,高新区有入区企业近万家,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398家,获批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15个。2014年,高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企业生产形势趋好、经济运行态势趋快、经济运行质量趋高”的良好态势。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20亿元,同比增长18.3%,完成工业增加值96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5%,完成财政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经济与科技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9月,高新区成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大中见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一)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发展计划”,以“扩大产业规模、丰富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实力、引领产业发展”为工作主线。对家电、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重点扶持和服务工作,引进了一批规模大、品质优、影响力大的产业主导企业。

  (二)坚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语音、集成电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累计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302家,一批新能力强、增长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为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和产业支撑。

  (三)坚持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和推动金融、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三、变中求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高新区全力打造以创新平台及科技金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导、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信息链、政策链、人才链“六链融合”。今年4月,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域。

  (一)集聚高端科技服务要素。按照安徽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自2009年明确在合肥高新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核心区以来,高新区全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和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努力将合芜蚌试验区核心区打造成全省科技服务要素的集聚区。

  (二)全力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高新区依托合肥科教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促成了中科院理化所家电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汽车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在核心区内落户,科研集群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高新区正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推动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重点平台的建设。

  (三)构建创业全程孵化链条。通过科学把握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一体化的创业孵化体系。目前,高新区共有创业苗圃4家:大学生创业梦工坊、合肥科技创业苗圃、合肥梦工厂、极客咖啡,育苗项目有100余家;孵化器1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家、省级孵化器6家,孵化面积100万平米,在孵企业1200余家;加速器5家,创新产业园一期55万平米,已入驻企业220家,二期71万平方米,已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四)探索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了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在省内率先开展天使基金、科技保险、创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互联网股权众筹等科技金融新业态服务。截至目前,天使基金投资企业7688.5万元,“创新贷”、“助保贷”扶持企业64家,发放贷款1.6亿元。我区自主培育上市公司31家。

  (五)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今年年初,根据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合肥市部署要求,我区启动了扶持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工作,安排政策资金5.7亿元,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持自主创新”两大主题,以及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人才”、“金融”两大支撑体系,形成高新区独特的扶持产业发展“2+2”的政策体系,即以产业政策和自主创新政策为主线,以人才政策和金融服务政策为重要支撑,“四位一体”,构建企业发展全方位支持政策。

  (六)全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高新区始终秉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出台了人才引进和激励的系列措施,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区创业;目前,全区共有海外留学归国人员1000余人,国家“千人计划”17人,省“百人计划”16人,硕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1.3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2%,本科以上占全区从业人员的43.8%,千人从业人员拥有直接科技活动人数280人,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各类行业人才的不断集聚,成为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七)不断提升园区内的创业文化。管委会定期召开“创新学院”系列培训,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提高管理水平,今年截至目前已组织各类培训40余次,培训企业2000余家。

  四、再接再厉,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中心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将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内陆经济开放新高地,提升国际化和都市化水平。高新区将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拉高标杆,调整转型,以国际化水准,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

  围绕以上目标,2015年以及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国际化水平,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夯实产业基础。

  不断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集群,提升经济总量。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智能家电、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主导产业集群,打造若干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方向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语音产业园、公共安全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品牌建设。

  (二)以国际化品质,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带区域创新高地。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中科大先研院为龙头,以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为骨干,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企业自主开展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大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等工作,促进更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进一步做大“创新贷”、“助保贷”规模,加强天使基金对区内早期科技型企业的帮扶和金融支持,围绕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诉求,助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以国际化标准,努力构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智慧新城。高新区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为“十三五”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将按照“稳中求快,调整转型,创新突破,夯实基础”的工作思路,贯彻“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的发展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以开放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科技新城,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示范全省、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淮硅谷”,为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hnsourcing",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编辑:陈佳璐

标签:
分享到:
更多
已有0条微评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
新浪微博评论
推荐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取得新成效、推动高水平开放迈出...
开拓进取 引领未来|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十大人物(2019...
即日起至2020年5月8日,“中国最具影响力服务贸易(...
为加快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提升中国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水...
即日起至2020年5月8日,“中国最具影响力金融服务企...
专题
点击排行榜
电话:+86-22-66211566
传真:+86-22-66211568
邮箱:info@devott.com
Copyright © 2007 - 2023 Chnsourci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支持: 天津鼎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B2-2008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