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手机版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历程和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国际在线  |  2014年07月25日
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统筹推进镇域经济社会与中新合作区同步发展,实现了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尤其是近年来,园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顺利完成撤镇建街道并大力推进相关改革,区域一体化工作迈入新阶段。

  1994年开发建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统筹推进镇域经济社会与中新合作区同步发展,实现了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尤其是近年来,园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顺利完成撤镇建街道并大力推进相关改革,区域一体化工作迈入新阶段。

  区域一体化发展篇

  一、主要实践及面临挑战

  一是优化结构,产业一体化布局持续完善。将中新区与街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强中新区与街道产业互动,街道主动接受中新区辐射,在土地资源保障、居民动迁安置、劳动力资源供给等许多方面全力支持中新区发展,不仅为中新区大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促进了各街道产业大发展,各街道在撤镇前均进入了省市乃至全国先进乡镇行列,且经济指标占全区半壁江山之重,成为园区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同步规划,基础设施实现互联共享。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理念,将中新区和街道全部纳入统一规划体系,前瞻性统筹布局各街道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体系,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全面对接,规划编制、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市政设施等实现区域一体,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共享,街道全面实现“九通一平”,超前的规划建设为区域一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撤村建居,城市社区形态基本形成。按照全市“三集中”、“三置换”的要求,着力推进农民居住地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在2010年底园区农户一次拆迁基本完成,累计建成居民安置房约1106万平方米,建成动迁社区49个,农民全部转化为城镇居民。新建动迁安置社区规划设计一步到位,动迁小区在建筑形态、立面色彩、空间布局、区内环境等方面基本达到城市社区标准。动迁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四是富民增收,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始终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立足点和根本点,打好就业、创业、物业富民组合拳。2012年全区动迁居民人均纯收入27500元,保持省市领先水平。街道累计建成各类富民载体约270万平方米,成立富民合作组织25家、社区股份合作社29家、专业合作组织约60家,累计参与“三大合作”组织的居民达到近7万户。园区区级财政每年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载体建设,出台10多项扶持政策,并对区内符合条件就业的动迁居民给予岗位用工补贴和公积金全额补贴,对自主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贷款担保。

  五是强化保障,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率先实现区域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并轨,动迁居民和中新区居民享受同等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中的劳动年龄段内人员100%纳入公积金社会保障体系;基础教育全面升级,各街道所有中小学全部实现区级直管,原乡镇学校与中新区学校差距不断缩小;分别对唯亭医院、胜浦医院进行新建、扩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47个,实现医疗网络区域全覆盖;建立健全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的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15分钟文化活动圈,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通过上述做法,园区区域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对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各街道还面临着一系列压力,特别是产业转型压力、持续增收压力、社会管理压力、公共服务压力和资金投入压力。园区只有进一步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坚持走体制创新、内涵提升、互补协调发展道路,才能促进街道加快融入现代城市发展格局。

  二、发展思路与重点计划

  2013年,工委、管委会提出,要争取用5~8年时间,使街道与中新区在各个领域中全面消除差别、实现完全融合,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的一体化城市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共享区域发展成果的一体化社会发展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一体化生态发展格局,真正做到体系一样、标准一样,形态一致、内涵一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1、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深入梳理各街道现有土地、国有资产、发展载体等资源,剥离劣质劣势资产,加大优质资源、资产统筹管理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中新区管理优势,着力提升各街道资源、资产使用质量与效益。以大产业、大项目、大市场为抓手,坚持街道与中新区错位发展,不断拉长相关价值产业链。坚持先进制造业与三产服务业并举,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打造具有集聚化、特色化、效益化的现代产业新格局。因地制宜发展街道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并逐步建立特色产业品牌,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2、持续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布局同步实施。以“老镇城市更新三年计划”和“社区改造提升三年计划”为抓手,大力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人居环境,努力将街道建设成为生态优、环境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副中心。根据转型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统筹布局好生产、生态、生活体系以及交通、能源、教育、卫生、商务、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制订街道发展的规划升级版,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共建、社会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水平。

  3、持续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同步推进。以撤镇建街道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尤其要加强动迁社区管理,进一步理顺动迁社区管理机制,加快动迁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步伐,促进本地居民、外来人口、高端人才、弱势群体等多元融合。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社区居民自治主体作用,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使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从日益繁重的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让社区回归自治本位。加快推进动迁社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提升动迁社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4、持续加大富民力度,促进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改善。以撤镇建街道原乡镇资产确权为契机,对相关企业进行分类重组,持续提升街道集体资产运营、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动迁居民参股各类富民合作组织的比例以及富民合作组织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使股份制收入成为居民收入中最稳定、最基础的支撑部分。淡化富民组织“官化”或“半官半民”的行政色彩,使其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中剥离出来单独成为市场法人主体,开展独立的经营活动,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增加居民的投资性收入。梳理、整合现有富民载体资源,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在老镇改造、“优二进三”过程中,优先留出土地资源支持富民载体建设。

  5、持续改善社会民生,促进公共服务质量同步提高。加强动迁居民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家庭手工业,解决好适龄动迁居民的就业问题,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夯实创业平台,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根据需要建设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推动动迁居民从事餐饮美食、商品零售、个体运输、湖鲜水产等个体经营。加大对街道中小学校的帮扶提升力度,不断提高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水平;加强动迁社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加强基层专业医疗卫生队伍和硬件设施配备,不断优化区域医疗卫生现代化水平;继续完善被征地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待安置人员、未达养老年龄段保养人员等待遇标准,并提高相关生活补助标准,提升被征地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水平。

  社会管理创新篇

  苏州工业园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学习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始终将社区建设作为激发社会活力的根本途径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致力于建立精简效能的基层行政体制、参与有序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及认同凝聚的社区公共价值。目前,园区共有社区110个,主要分为新型城市商品房社区和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动迁安置型社区两种类型,居民结构多元,呈现出“外籍人士多、高学历人才多、新苏州人多、年轻居民多、流动人口多”等特点。经过二十年的本土创新实践,园区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发区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体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具有国际视野。园区把社区建设放到深化国际合作的总体格局中来思考,借鉴新加坡社区建设和发展经验,率先将“邻里中心”和“民众联络所”等服务载体引入本地社区建设实践,创新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理念,在回答国际化程度较高社区如何开展社区建设的问题上积累了初步经验。园区依托邻里中心集中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社区公共服务。邻里中心布局纳入全区居民住宅用地规划,与住宅小区同步建设,在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国资主导、公益为先,确保便民利民功能优先配置。目前,区内已建成邻里中心12个,平均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每个邻里中心45%的面积用于社区公益配套,15%的面积用于设立“民众联络所”,标准化配备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等功能单元,全天候免费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放,与社区内的服务用房优势互补。目前,已建成民众联络所8个。

  二是具有前瞻意识。园区把社区建设放到推动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自觉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部署要求,积极实施“三社联动”、“社企合作”等重要举措,引导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有生力量,初步形成了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768个,各类社区志愿者8.1万人,长期踊跃参与社区建设的“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成员单位200余家。

  三是具有创新思维。园区把社区建设放到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背景中来谋划,结合开发区工作实际推动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构建了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社区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新型组织体系,统筹政府社会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功能,在推动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方面积累了初步经验。园区社区管理体制的架构是: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社区建设的决策协调机构,在工委、管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社工委”作为代替街道的基层行政组织,不承担招商引资等经济职能,主要负责管理社会事务、引导基层自治、推进社区党建等工作,经费由园区财政全额拨款。社区工作站作为社工委的服务窗口,提供政府政务服务,承担搜集社情民意、培育社会组织、发展义工队伍、促进共驻共建等职责;每个工作站辐射4~6个社区,与社区居委会在人员配置上相互独立,按照“一站多居”的模式形成覆盖。居委会内部不下设工作站、不办理政务事务,集中精力组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四是具有服务取向。园区把社区建设放到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下来检验,无论是机构设置、平台搭建、制度设计、功能布局和活动策划等各个方面,都始终坚持群众为先、服务在先的原则,通过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开展“一站式”服务、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方式,使社区建设和发展始终植根群众土壤。目前,全区1300名社区工作者的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5%,持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284人,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较高。

  五是具有均衡格局。园区坚持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2009年,园区农村民房一次动迁基本完成,“撤村建居”全面完成,城乡养老、医疗、低保实现“三大并轨”,城市规划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实现大贯通,产业发展实现大融合,公共服务实现大对接。2012年,园区顺利完成撤镇建街道的改革,从管理体制上彻底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动迁安置社区实现了“一委一居一站”全覆盖,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社区管理架构,为开创社区服务管理区域一体化的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2年,园区被评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并被确定为首个中新两国社会管理合作试点单位。同年,园区将“幸福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列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大战略规划之一。2013年底,为了在全国树立样板标杆,民政部主编了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将园区社区建设经验作为丛书的第一本成果向全国进行了推广。这本书深入系统地总结了园区社区建设的模式和特色。民政部指出:园区通过政府主体性、企业主体性、社会主体性的互相建构,来建立精简效能的基层行政体制、充满活力的社区自治机制、融入社区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三体互构”社区建设模式,为我国的社区建设尤其是开发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创造了新的政策思路、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2014年初,园区跻身民政部“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行列,成为苏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地区。

  未来之路,是探索之路、创新之路。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社会建设领域合作交流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园区不仅肩负着打造现代化建设先导区的神圣职责,而且肩负着建设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光荣使命。面对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国际化的社区类型、多元化的居民结构、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园区将坚持“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同频共振、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深入融合、优质服务与居民需求紧密对接”的理念,落实“社区是居民的,社区需求让居民表达、社区问题让居民讨论、社区事务让居民参与”的工作理念,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动社区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全国的基层社会管理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hnsourcing",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编辑:李婉玲

标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已有0条微评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
新浪微博评论
推荐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取得新成效、推动高水平开放迈出...
开拓进取 引领未来|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十大人物(2019...
即日起至2020年5月8日,“中国最具影响力服务贸易(...
为加快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提升中国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水...
即日起至2020年5月8日,“中国最具影响力金融服务企...
专题
点击排行榜
电话:+86-22-66211566
传真:+86-22-66211568
邮箱:info@devott.com
Copyright © 2007 - 2023 Chnsourci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支持: 天津鼎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B2-20080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