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 手机版

数字化只是第一步

光明日报  |  2013年08月23日
近年来,“数字化”是许多文化单位的亮点,有的文化资源数字化是抢救性工作,让濒临危急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的是系统的梳理工作,让浩繁的传统文化信息分门别类地储存下来。

  从“无”到“有”是个进步,而从“有”到“用”更是一个跨越。如今数字化资源就碰到了跨越的“障碍”。

  近年来,“数字化”是许多文化单位的亮点,有的文化资源数字化是抢救性工作,让濒临危急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的是系统的梳理工作,让浩繁的传统文化信息分门别类地储存下来。这些海量资源,记录了传统文化的原真信息,是文化资源的“集大成”,同时也应成为未来开发利用的“基础”。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文化资源数字化也是大势所趋。

  然而,数字化只是第一步,现在这些珍贵的海量资源,大多还存在各个单位的电脑中,或沉睡在库房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不管是社会知晓度还是利用程度都有待提高。

  可另一方面,在现实的文化创作和生产中,又常常苦于“无米之炊”。如何弥补文化创作生产与传统文化的断裂,如何让更多文化创作者能吸取传统文化营养,都需要进一步用好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实现从“有”到“用”跨越。

  用好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需要打破部门分割、单位羁绊。由于文化资源分布于多个部门、众多单位,很容易产生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的部门所有、单位垄断,“各自为政”又在文化资源数字化状态下再现,与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初衷相悖。文化资源是国家资源,文化数字化建设是国家工程,文化资源数字化由国家投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不应该成为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的私有产品,而应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享受到这些数字化成果,尤其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让更多的文化生产者用好这些成果。

  用好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需要搭建“桥梁”,有效对接供给和需求。现在存在于各个单位的数字化成果像一个个“孤岛”,这样就不仅有损于文化生产效率,而且有碍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要打通“孤岛”,就必须在中华文化素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搭建起“桥梁”,形成一个中华文化素材的展示和交易平台,来整合起这些分散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增强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合力”。

  用好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需要动员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过去大多都是“公益性”的,都靠财政投入,但有限的资金和丰厚的资源还是存在差距,还有多少珍贵的文化资源需要拭去历史的沉封,赶上“数字化”的快车,得到永久的保存,让更多人能欣赏到它们的真容,去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众人拾柴火焰高”,除了现有这些部门的收集和整理外,还应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仅要有财政资金的支持,还要有社会资金的支持。既让这些已有的文化数字化内容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形成良性市场机制,用市场化回收的资金来整理和发掘新的资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

  用好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需要有一种顶层设计,从规划到政策,从统筹到实施,从资金到技术,从供给到需求,从展示到交易,设计越精细,实施越顺利。只要建设思路清晰、政策措施到位、组织实施有力,才能实现从“有”到“用”,文化数字化建设也必将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开拓新天地。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hnsourcing",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编辑:陈佳璐

标签:
分享到:
更多
已有0条微评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
新浪微博评论
推荐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取得新成效、推动高水平开放迈出...
开拓进取 引领未来|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十大人物(2019...
即日起至2020年5月8日,“中国最具影响力服务贸易(...
为加快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提升中国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水...
即日起至2020年5月8日,“中国最具影响力金融服务企...
专题
点击排行榜
电话:+86-22-66211566
传真:+86-22-66211568
邮箱:info@devott.com
Copyright © 2007 - 2023 Chnsourci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支持: 天津鼎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B2-20080229-1